人的第一感觉是,组织与人才盘点应该是大企业、成熟企业的“专利”,因为只有大企业或成熟企业才需要“激发一批人、系统打造‘头部、腰部、腿部’的力量”。而作为初创企业,最重要的事情是“招人”,根本不需要组织与人才盘点。
根据禾思的实践和研究,认为这种看法大错特错。笔者本人作为打工者有过大企业的工作经历,也经历过两段创业经历,身边有很多独立创业的朋友,大家都感受到“当今估计地球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的市场,初创企业竞争如此惨烈”。在任何一个“跑道”上创业,估计都有十几家做着类似的企业在竞争。如果同一个“跑道”上只有五六家做同样的事情在竞争,你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“道”。因此,初创企业最主要的目的是“活下来”,等着对手犯错,通过惨烈的拼杀,熬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。如何“活下来”和“熬到最后”呢?核心指标是“资源的利用效率”。初创企业有两个核心资源:资金和人才。
所谓资金利用效率就是如何最大化地发挥“一块钱”的价值,它又取决于人才。我们都不否认,初创企业的重要任务是“招人”,而不是“培养人、激励人”,但是“招人”的最终目的是打造最具竞争力的“头部和腰部力量”。唯有如此,才能使得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。对于初创企业而言,组织与人才盘点不是不需要,而是更需要。
跟很多大企业或成熟企业的人才盘点不同,初创企业在组织盘点、人才标准和盘点结果的应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。
1.组织盘点
大企业或成熟企业一般都是“官僚式组织结构”,即使采取了扁平化和矩阵式管理,但是本质上没有太多改变,从CEO到基层员工的汇报关系一般都是5~7层,一般采取事业部制(BU下面是Function Unite)。而初创企业从CEO到一线员工一般分三层:CEO、关键业务带头人、员工。最多三层半,最上面的半层往往是创始人或出资者。组织模式一般采取“阿米巴经营模式”,每一个团队都是独立的经营单元。初创企业切忌分封太多的“官职”,即时发展到500人以上的规模时,也要把汇报关系控制在四层之内。初创企业不需要“相对庞大”的职能部门,比如不需要太大的人力资源部,也不要赋予其太大的职责,比如人力资源信息系统、考核系统、完备的激励制度等等都不需要。把资源投入到前端业务上。
对于初创企业而言,要打造强有力的“头部”力量,即核心决策班子的建设非常重要。对于核心班子的建设,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:
1) 是否有一个核心的决策班子?谁是谁不是,界限非常清楚。根据战略的需要,每位成员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,而且班子的规模不能太大,保持“小而美”;
2) 班子内每个位置的人岗匹配性是否最优?放眼行业内,是否安排了最为合适、最优秀的人选;
3) 每位成员对创业目标都有共同的承诺?每个人都对创业目标十分明确,且愿意为此目标而奋斗;
4) 班子是一个学习型团队?是一个由外而内看问题的团队,善于反思,快速做出应对;
5) 班子分工和责任划分明确且合理?
6) 班子内的氛围是否积极健康?
2.人才盘点
对于成熟型企业而言,人才盘点一般分为三层:高管管理团队(“头部”)、中层管理团队(“腰部”)、基层管理团队(“腿部”)。在盘点之前,需要根据公司的战略和文化价值观,制定明确的能力标准。而对于初创企业而言,则没有这么复杂,只聚焦于“头部和腰部”的人员即可,少则10几人,多则几十人。
盘点标准更多关注当下的“即战力”,对于“未来的成长潜力”关注要少一些。创业企业主要关注以下几种能力:
产品开发与洞察力: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力,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能力;
商业敏锐性:对商机、竞争对手、经营环境变化的敏锐性;
策划公关能力(PR):新闻营销、口碑营销、事件营销的创意策划与实施能力;
非权力影响力:快速建立信任关系,利他,以身作则,靠人格魅力带动他人的能力;
知人之智的能力:敏锐的情绪洞察力,善于揣度自己的肢体语言、言行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影响;善于洞悉他人的行为模式,善于对他人行为能力做出预测。
对于人才盘点的方法,推荐以特质测验为辅,述职述能(Panel Interview)方法为主。特质测验如CPI全面个性测验,动机投射测验等。述职述能会,主要讲述自己在过去半年里的最为成功的事件,总结自己的感受与成长,并对自己所负责业务的战略执行策略进行讲述。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进行提问,并给出优劣势的评价。在述职述能会后,通过简短的人才讨论(Talent Talk),对于每个人的优劣势达成一致,并放入九格图。
•高潜力(深蓝色):具备CEO的潜力;
•可提拔(绿色):具备提拔一个层级的潜力;
•在岗发展(白色):发展潜力一般,维持原岗位的发展。还包括刚提拔人员,以及准备退休人员。
•需重点关注(黄色):跟当前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,建议采取绩效改进的措施;
•问题员工(红色):跟当前的岗位要求差距太大,建议进行调岗或降职。
3.人才盘点结果的应用
对于盘点结果的应用,大企业或成熟企业侧重点在20%的可提拔和高潜人才身上(绿色+蓝色格子里的人)。而对于初创企业,则需要把焦点放在后10%(黄色+红色格子里的人),以及中间的70%(白颜色格子里的人)的人群上。对于10%的“需要关注和问题员工”,则马上进行调整或辞退,需要马上启动招聘进行替换。
对于中间70%的“在岗发展人员”,需要视自身平台的大小和吸引人才的实力。如果平台实力小,吸引人才难度大,则保持这部分人的稳定性。如果平台实力大,品牌影响力强,吸引人才难度小,可以加大对末尾人员的淘汰力度,并持续提升人才标准的难度。
对于高潜人才,可以直接反馈结果和优劣势,督促其进一步成长。
对于初创企业的人才盘点,可以半年进行一次,未必一年一次,以应对快速变化、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