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成长:去自我中心

原创 夏勇军 

2018-01-29 07:30

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上,有三个人对人类的自我形象打击至深:哥白尼、达尔文和弗洛伊德。他们三人联起手来,一步一步地把人类从天堂拉入凡间,再从凡间打入地狱。

在哥白尼之前,所有人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,太阳、月亮和所有其他的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,人类的家园是上帝或诸神特别为人类所造,因此我们是整个宇宙中最为特别的存在。但后来哥白尼的日心说,证实了太阳并非围绕地球旋转,实际情况是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,我们的住所不再是宇宙的中心,诸神并没有特别地对待我们。这是自我中心的人类集体所遭受的第一次打击。

哥白尼之后虽然我们丧失了上帝的独宠,不再是宇宙的中心,但我们仍然自视为地球的主人,是所有动物和植物的主宰,是区别于一切地球上其他生命的万物之灵。但是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,却把我们拉到同动物同一个层次: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,都有着共同的祖先,从“低等”的古代生物进化而来,并且依然在自然的选择下进化着。这是自我中心的人类遭受的第二次打击。

哥白尼除去了人类的神性,达尔文抛弃了人类的灵性,但人类认为自己至少还有富足的精神世界,包括我们理性的思维和崇高的情感,即我们的人性。可是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和探索,证明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无意识、混乱和邪恶的一面。人性与动物本能不再天然区分,“人性”中也包含很多类似动物的本能。更多心理学家,包括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卡尼曼、泰勒、西蒙等,也都在研究中发现了人性中的“不可理喻”。

一、自我中心

其实这3个人的工作和发现,只是揭露了人类和其环境的真实情况。人类之所以觉得倍受打击,是因为长久以来,包括长久以往,所有人类,几乎是人类中的每一个人,都活在自我中心的幻象之中。这种幻象就像厚厚的迷雾,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世界。

“自我中心”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,是由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。这个腹黑的颇具才华的心理学家,设计了一个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。实验中按照一定结构在桌子上摆放了三座大小、高低、色彩不同的假山。如下:

 

 

 

参加实验的儿童首先会从四个角度观察这座山,然后在一个位置固定坐好,接下来实验人员会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儿童的对面,并要求儿童从四张照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。皮亚杰的研究发现,2-7岁的儿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,他们都会选择从自己角度看到的照片,而不能理解玩具娃娃与自己的不同视角。

 

所有智力正常的成年人,应该都能轻松解决这个“三山问题”,但是几乎所有人在看待一些更加复杂的关于工作、生活的问题时,都无法摆脱“自我中心”的影响。这种自我中心最典型的表现,就是“自我服务偏差”。

 

在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下,我们总是会歪曲事实,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看待问题。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,把失败归因于外在的环境;而在看待别人的成败时,却会有相反的归因: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运气或者条件好,而别人的失败都是其内在的问题。

 

比如考试成绩得了第一名,人们通常会归因为自己的天赋和努力;而一旦表现不佳,则会归结为题目太偏或运气不好等外在因素。或者在愉快的王者荣耀对战游戏中,一旦局势不佳,玩家通常的第一想法都是“又碰上了猪一样的队友”,而绝对不会承认也许自己就是那只猪。再或者在辛勤的工作中,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顺或者失利,多数人第一想法都是“要不是**部门吊车尾,我们不至于这样!”

 

这种保护自己、维护自己良好形象、让自己感觉良好、服务于自己的偏见,就是自我服务偏差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了很多类似的心理现象:比如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地认为自己与众不同,包括个人成长经历、对待问题的态度、价值观体系等,都是独特的;但是在另一面,我们却对他人的独特性视而不见,会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,对别人不同的态度表示不能理解等等。

 

“自我中心”并非是完全的自私、不讲理、或者道德败坏,而是无法从宏观的、完整的、外在的视角,来客观审视自己。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,总是会采取“自我中心”的视角来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,应对各种可能的挑战,或者最后为自己开脱辩解。看看这些想法或说法,一定是经常发生在你身上,或者你周围的人身上:

 

这个市场将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,有极大的发展空间(实际情况是,这个市场也许只是公司的一厢情愿,因为已经投入了很多的资源,不舍得放弃)。

 

要不是政府调整了政策,我们早就实现了盈利(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有相同的外部环境,为何他们可以盈利)。

 

竞争对手实在是太无耻了,居然报这么低的价格,简直就是行业搅屎棍(那他们如何长期采用如此低的价格实现增长,真的是疯掉了么)。

 

如果不是老板每天安排做这么多繁琐的工作,我肯定可以更专注地学习成长(就算有足够的时间也不一定会专注地学习,大部分时候这只是一种让自己舒服的借口)。

 

都怪你把这个东西放到这里,不然我也不会把它碰到地上摔碎(有很多脾气不太好的人,都会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他人的原因)。

 

那种人完全没办法讲清楚道理,我已经做出了 这么大的让步,他却依然不满意(从自己的角度来看,任何让步都可能是巨大的)。

 

二、 去自我中心

哥白尼、达尔文和弗洛伊德并未真正地伤害人类的感情,而只是帮助人类更清晰地认识自己,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,只是这种认识违背了我们的自我中心。在整个宇宙中,地球只是无数星球中的一颗;在整个地球上,人类只是无数物种中的一个;在整个人类中,每个人也只是社会众多成员中的一员。宇宙不会绕着地球转,地球不只为人类而存在,同样地,没有任何人会是这个社会的中心。

 

自我中心的心理机制,无论从认知还是动机的角度,或者使用生物进化的理论,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。虽然存在即合理,但很多存在未必合适。自我中心所带来的自我膨胀、自视甚高、回避问题、指责他人、拒绝成长,起负面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自我保护的正面作用。

 

人的很多心理机制的形成,是在过去数百万年人类的进化中被逐渐沉淀的。比如被批评或否定时,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愤怒、辩解或者逃跑,这种本能与原始人面临野兽攻击时的反应是一致的。但是当今社会中,接受批评和否定常常会带来优化和提升自己的机会,可是社会的快速发展,让我们来不及在进化中淘汰掉这种本能,因此这种本能就构成了我们发展的制约因素。

 

无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人,想要实现长久的健康的发展,就需要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有客观准确的认识,并基于这种认识来采取有效的行动。而不是听任自我本能的驱使,忽视一切不利于自己的因素。在某种程度上,自我中心就是掩耳盗铃,闭目塞听!

 

因此所有发展首先需要做的,就是去自我中心。去自我中心的核心任务,就是不再只站到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,而是从更宏观、更完整、更外在的视角,来客观审视自己。对于一个个体,去自我中心的转变,包括:

 

认识到自己不是别人的中心,无论是父母、配偶、孩子、朋友、老师、同学,都有其自己的生活,我们没有权力也不可能要求他们以我们为中心。

 

客观地分析自己成败的原因,既不过分夸大自己在成功中的作用,也不必逃避自己在失败中的责任,能看到别人成功的内在原因和失败的外在原因。

 

认识到自己应该做和喜欢做、不应该做和不喜欢做的区别:自我中心者会把自己喜欢做的视为应该做的,不喜欢做的视为不应该做的;而去自我中心者,会清晰地把两者区分开,客观地审视自己是否履行了职责。

 

主动寻求让自己不舒适的反馈或经历,包括克制自己的愤怒、勇敢面对挑战、宽恕他人的错误、主动承担责任、更中立地评价自己、不走思维的极端……

 

对于一个组织,这种去自我中心的转变包括:

 

认识到自己只是众多市场主体中的一员,有很多自己无法掌控的外在因素,积极地发展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。

 

客观地看到社会经济的发展,绝不会以组织的意愿为转移,根据符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,而不是自己的主观偏见来制定发展策略。

 

不会试图去阻碍或延迟创新技术、方案的应用,而是主动地否定自己,不断颠覆过去的成功,保持持续成长的动力。

 

三、始于自我认知

哲学上有三个终极的问题,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且要回答的问题:

1、我是谁?

2、我从哪里来?

3、我要到哪里去?

 

人们在度过自己短暂而苦难的一生时,最经常思考的是第三个问题(我要到哪里去),即对未来的期望,包括:要去哪里工作?选择什么样的配偶?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职业成功?想去哪里体验异域风情?老了之后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?这种欲望驱使下对外在和未来的追逐,并不能帮助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。欲望得不到满足,得到的是失望、痛苦和自责;欲望得到满足,激动之后剩下的依然是迷茫、空虚和寂寞。

 

在一心向前,活在未来的人群中,一些人也会经常关心第二个问题(我从哪里来),即对过去的回望,包括:感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,忆苦思甜对比人生的变化,不忘初衷坚守曾经的承诺,解释自己当前的状态。这种追忆让人更容易产生满足感,看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。但从未来到过去,依然只是个人所处的外在环境。沉溺于过去就如同妄想于未来一样,并未触及到实现成长的关键。

“自我中心”的思维下,人们的视线总是向外的,工具性的。我们从小被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,是物理、化学、语文等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。通过了解、吸收和运用,我们成了性能良好的工具。在当前很多“快速成长”的组织中,这类思维模式尤其常见:“不要告诉我太多,直接给我讲怎么做”、“我要学习一些领导团队的技能,搞定我的团队”、“教我怎么样可以快速融入团队”……。

 

如果把人性降低到与动物一样的本能冲动,如上的这些思考已经足够了。但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,是我们对“自己”进行深刻反省和认识的能力。这种能力是回答第一个问题(我是谁)的基础,也是要实现真正的成长的前提。对这个问题的思索,并不是写下一个姓名、也不是列举过往的经历、更不是通过想要的东西来定义自己。

 

“我是谁”的答案,是深深根植于内心深处的,处理与自己、与他人和与世界关系的,一系列思维和行为的模式!这些模式常常不为我们自己所知晓,但是却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,定义了个体与他人的不同。比如“我在面临冲突时常常会退让”、或者“我很容易怀疑他人做事的动机”、亦或者“我喜欢考虑抽象和概念化的问题”等等。

 

无论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人,只有充分地回答了“我是谁”的问题,清晰地认知了自我,才有可能实现去自我中心的发展。成长并不仅是知识、技能和经验的积累,更是不再幼稚地要求世界围绕自己运作:不喜欢面临冲突,并不代表处理冲突不重要;容易怀疑他人的动机,并不代表怀疑就是恰当应当的。当我们不再任性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采取行动,不再歪曲世界来符合自己的倾向时,发展就已经发生。

 

组织是由人所组成,对组织的认识,本质上是对构成组织的人的认识。在一个组织中,人们会逐渐形成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,如果不能清晰地看到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,一个组织同样也会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方式来开展工作,其结果是脱离客观实际而活在大家一起协力营造的虚伪的幻象中。

四、如何认知自我

实现去自我中心的转变,最关键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,是对“自我”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。在谈及自我认知时,绝大多数人都能对自己有一些观察、反思和了解,但是通常这种认知并不系统,也不深入。

 

在探索自我时,我们应当重点分析的,是“自己区分于他人的典型特征”!这种特征不是知识、技能或者经验,而是我们处理不同问题时的行为习惯和心智模式。对自己认识的深入,首先需要建立在认识全面的基础之上,只有全面了解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行为倾向,我们才能不加偏见地审视自己,甚至是他人。

按照心理学研究,一种比较简单认知自我的框架,是“知情意”三要素,即一个人处理与世界相关的思维个性、与他人相关的人际个性、与自己相关的意志个性三个方面。

 

 

 

CPI测验中,这三方面的个性被分成了39项更加细致的维度。如果想要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,可以尝试从如下39方面进行自我的反思。

 

充分认识自我的关键,在于了解自己的独特性,即最强和最弱的内在特质。一个人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,无论是享受舒适的一面还是难受逃避的一面,皆可在内在的个性特点中找到根本的原因。

在分析自己的强弱特质时,需要有一种中庸之道:宝剑锋利,却容易伤到自己;木棍滞钝,也有其恰当的用处。分析自己的强弱特质,并非只是一味追求高强远大,而是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所有行为的模式。因此同时分析最强特质和最弱特质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,才是认知自我的关键。